4月9日与11日下午,继续教育学院教学委员会2025年第二次会议在学六楼934会议室召开,会议聚焦“2026年国家援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建议书”申报工作,开展了深入交流和研讨。教学委员会主任、院长蔡如海,教学委员会委员刘春生、姚东旻、刘乐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特邀创新发展学院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赵阳出席会议。此次会议由教学委员会主任、学院党总支书记李汉军主持。


会议现场
李汉军书记代表学院向莅临现场的各位专家致以诚挚感谢。他强调,国家援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深度契合国家战略布局,在中国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推进 “一带一路” 倡议进程中,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该项目不仅是中国向世界讲述发展故事、传递中国智慧的重要窗口,更是助力发展中国家提升自主发展能力,促进全球共同繁荣的有力抓手。学院始终紧跟国家战略步伐,充分挖掘学校专业资源优势,借助教学委员会专家团队的智慧,全力探索创新援外培训模式,力求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征程中做出更大贡献。
学院商务部援外项目负责人李平平回顾了学院援外工作历程,自2006年承接商务部援外项目以来,累计承办了102期,覆盖116个发展中国家、2700余位政府财经领域官员及业务骨干,项目形成了“短期研讨+中长期实训”多元模式,为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传递中国发展经验和智慧作出了积极贡献。
面对2026年新周期项目申报,与会专家结合学科特长,在对外贸易、投融资政策、产业集群、金融监管、绿色发展、可持续金融、人工智能、债务管理、绩效评价等许多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要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援外培训平台优势。在 “一带一路” 倡议持续深化的当下,积极向发展中国家分享中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积累的宝贵贸易与投资经验,助力发展中国家完善产业布局、优化贸易结构。同时,通过培训让学员亲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见证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增进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发展理念的认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更广泛的国际共识。
蔡如海院长对各位专家的辛勤付出和热情参与表达了感谢。他认为,专家们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开拓精神,积极献计献策,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国际产能合作等国家战略,为全球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贡献更多“中财智慧”与“中财方案”,为提升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与会专家发言
此次研讨活动为学院在新周期进一步做好援外培训工作明确了方向,也将助力学院在国家援外事业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优化培训内容与方式,确保援外培训工作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为推动全球共同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此次会议还展示了学院教学委员会在统筹规划、资源整合以及战略指导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凸显了其在推动学院整体事业发展中的关键地位。
撰稿人:李楠
审稿人:李汉军